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措施。双重预防机制的目标是实现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消灭隐患在事故前面,从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根据风险级别、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的复杂度和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隐患排查治理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并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信息档案,实施监控治理和整改方案,并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组织专家和员工,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地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持续更新完善。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时,应综合考虑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因素,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并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和分布图。对于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企业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最终目标是实现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从而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企业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从组织、制度、技术和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以下是具体要求: 四)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公告警示。具体措施包括: 1 .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员工都掌握存在的安全风险基本情况及防范和应急措施。 2 .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3 .针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写明岗位的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4 .对存在重大危险源、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管控措施、应急措施等。 五)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最终酿成事故。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具体措施包括: 1 .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 .利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