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及选题意义新闻传播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现象,它通过载体、渠道等传播媒介,将信息广泛传递给人们,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进展潜力。马克思主义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强调了新闻作为意识形态的作用和意义,揭示了新闻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提出了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消费、新闻生产的规律等等,从而深化认识和批判了新闻传播中的宣传、唯心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问题。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并未完整地包含并谋求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难题,更未经过针对中国特别国情和历史条件的深化讨论和探讨。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进行中国化讨论,直面现实,加强理论化建设,为中国新闻传播的现代化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二、讨论问题及内容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过程、进展历程及特色;2.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创新点、讨论路径及实践成果;3.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局限及其在中国传媒业进展中的应用和挑战。三、讨论方法和步骤本文将采纳文献分析、案例对比、专家访谈等讨论方法,首先进行文献收集和阅读,整理出相关理论论文、调查报告、书籍、专题文章等,对其进行整体、历史、特色、重点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中外的理论进展与差异等。其次,结合国内新闻传播实践的现状及特点,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中国传媒领域进展的进程和成果,分析其创新点及其表现。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结果,总结出具体的结论和启示。四、参考文献1. 康明月,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中国化路径讨论,北京大学学报,2024 年第 4 期。2. 邱北南,弘扬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创新力量,人民论坛,2024 年第 2 期。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 劳思光,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中国传媒企业中的应用,中国新闻出版讨论,2024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