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目标:1.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平衡的影响2.学会判断平衡是否移动及移动方向3.学会根据图象判断平衡移动情况重点:平衡的影响因素难点:平衡移动的结果高考示例: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少1mol2.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A.0.4molB.0.6molC.0.8molD.1.2mol3.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气)bY(气)+cZ(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系数:a>b+c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4.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A(气)+B(气)C(气)(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mol。(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mol。(3)若开始时放入x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mol,则x=mol,y=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甲)大于2mol(乙)等于2mol(丙)小于2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选填一个编号)。(甲)a<b(乙)a>b(丙)a=b(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乙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一.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化学平衡的移动(1)概念: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改变时,平衡混合物里各组分的也就会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叫化学平衡的移动。(2)平衡移动的实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3)平衡移动的方向:若V正>V逆,则平衡向移动;若V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