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独学、对学、组学、群学,构建“和谐互助”课堂 《高效课堂的制约因素及达成策略研究》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子弟学校课题《高效课堂的制约因素及达成策略研究》在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以来,全校教师着眼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在深入调研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年的研究活动,我们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实践上初见成效。教师们教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教学活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现就本学期进行课题研究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高效课堂的再认识 通过学习实践山东即墨 28中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对高效课堂又有更深的认识。首先高效课堂是和谐课堂。师生、生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在这样的氛围下,师生感受敏锐,思维灵活,记忆深刻,学习效率提高。其次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下去,在独立学习后进行互助、释疑、交流、合作,让所有学生从人格平等中得到共同进步,在和谐的氛围里愉快而主动地学习。在这样心境下,学习即便是辛苦的事情,其心情也一定是愉悦的。教师要准确定位,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激发兴趣,才能让大多数的学生掌握大部分的课堂内容。教师应准确把握课标,钻研教材,根据新理念,精心设计问题,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真正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高效课堂”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二、对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优势的探讨 学校通过学习即墨 28中和谐互助课堂模式,探讨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优势,形成共识: 1、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自主探究精神。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探究,还有全班启发交流。学生问学生答,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的交流和探讨后作出必要的补充、评价和引导,把握课堂的方向,凸显主导地位。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又锻炼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做到了教学相长。 2、师友合作,亦友亦师。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既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同时也解决了疑难问题。在学生的互相交流过程中,创造性的由课堂教师的个人讲解转变为一、二十个小师傅的讲, 变“一个火车头”为“多个火车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时候远比师生交流流畅得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