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_第1页
1/7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_第2页
2/7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_第3页
3/7
重视和规范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2010-01-20 【发表评论】 打印| 推荐给好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 娄阁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女性肿瘤第二位。2002 年全球约有49.3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27.4 万例患者死于该病,其中83%的子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和放化疗。Ⅰa2 和Ⅱa 期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Ⅱb 期以上宫颈癌以放疗为主,辅以手术,而放疗适合所有期别的宫颈癌。 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新的化疗方法的使用,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作用也从术后的补充化疗、姑息性化疗,发展到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在理论基础、应用指征、疗效评价等各方面渐成体系,相关研究方兴未艾。 最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或放疗开始前进行的化疗,也称为先期化疗,属于辅助治疗的范畴。一般以 2~ 3 个疗程为宜,肿瘤缩小即行手术;如无效则改用其他治疗方案,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作用机制 Sultana 等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行 HPV 检测并使用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表明,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是通过 p53-Bax 调节通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起作用。也有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促进宫颈癌患者CD8+和CD4+的T 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IFN-γ),通过免疫系统而起作用。由于化疗药物可抑制乏氧细胞 DNA 修复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增强射线对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对有氧细胞损伤很小,即为放射的增敏作用。 理论依据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理论依据包括以下几方面:(1)缩小瘤体,利于手术时能够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2)改善宫旁浸润情况,使其分期下降至可以手术的期别;(3)降低癌细胞的活力,消灭微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4)消除亚临床病灶,减少复发的潜在危险,防止远处转移。化疗可消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从而改善预后。实验病理学表明,术前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最有效,肿瘤的血供未被手术破坏有利于化疗药物的渗入;(5)可以减少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比例,增加放疗敏感性;(6)通过术前化疗可客观评价肿瘤对化疗的反应,为患者的术后治疗提供依据。 最佳适应证 新辅助化疗最佳适应证是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LACC 是指一组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高危宫颈癌,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局部肿瘤巨大(直径≥4 cm)。有研究报道局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