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别生”的教育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这个学生怎么这样爱撒谎? 那个孩子怎么老爱上课捣乱? 他怎么不喜欢上课呢?……上述问题都存在着心理原因。 在一个班级中几十名学生,总会被老师自觉不自觉分成类别,排个名次,其中每班都有几个令人头痛的个别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差,品德问题也比较明显。面对这样的“宝贝”该怎么办?只有两个字——教育。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那么我们就应该“知其心症,对症下药。”要熟知了解这些个别生:在察其言,观其行的基础上,还要研其心,分析其心理,打开心灵之门,触及心弦,才会动其情,治其本。所以研究个别生的心理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具有品德问题的个别生,有如下心理特点: 一、 辨别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 个别生往往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是非,导致对行为的后果没有预见,问题行为经常发生。意志的薄弱又导致他们在不良诱因面前不能自控,因而屡犯错误,他们往往失去上进的信心,自叹自卑,有的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 心理脆弱,容易发生突变。 个别生由于学习缺乏动力,不想学习,对学好功课失去信心和兴趣,并长期心理压抑,时尔用其他行为去发泄,易发生问题行为,但本质上他们也希望自己有个突飞猛进的变化,但心理脆弱,意志薄弱,往往在考验引诱面前心理失衡导致再犯错误。 三、 逆反和对抗是个别生的普遍心理状态。 个别生由于问题多,学习差,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和嘲笑,因而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久之就失去了荣辱感。对一切批评、教育、处分感到无所谓,从而形成一种逆反和对抗心理,不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善意批评与关心,他们敏感地进行自我保护、防卫、甚至对抗。 根据个别生的心理特点,怎样帮助他们呢? 一、 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其实抛开所有不快阴云,我们用另一种眼光来看这些孩子,他们也有可爱的一面;玩的花样中不免有几分聪明;活泼好动中伏着一份潜力;活动中显示一份冲劲……。他们也有想做好学生,有个好成绩的初衷,切莫长期忽视使这份上进心渐渐消退。要及时发现其在某方面的优点,表现出的进步,及时表扬,创造机会展现其才能,强化这种优点,创造条件把这种优点迁移到别的方面来,逐步从正面入手培养,改善不良品德,同时引导同学们,积极对待他,帮助他,让他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拥有班级中平等地位,产生积极态度。 二、 要尊重个别生。 尊重是人类最基本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