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1、对外汉语教学:特指在学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的、以传授汉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正规教学活动。 2、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3、: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4、跟教学相关的六个基本问题:谁(WHO)、什么(what)、怎样(how)、何时(when)、哪里(where)、为什么(why)。 5、学科三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 6、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最直接、最核心的基础。(12) 7、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跨文化交际学。 8、跨文化交际:主要指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之间的交际。 9、跨文化交际包括:价值取向、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 第二章1、母语:从一般意义来讲。母语就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通常是指本国或本民族通用的语言。 2、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3、第一语言:是一个人出生以后获得的第一种语言,一般是人在幼儿时期获得的,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 4、第二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第二语言专指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和使用的第一语言意外的语言。广义的第二语言则泛指除第一语言外的语言,也就是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涵盖了在目的语环境和非目的语环境里的教学和学习。 5、外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广义的说,第二语言和外语是包容的关系,有无学习环境的角度区 分。 6、习得:是指在自 然 的语言环境中,通过 旨 在沟 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 (潜 意识 )地 获得一种语言。 7、学习:是指在课 堂 环境下 有专门 的教师 指导 ,严 格 按 照 教学大 纲 和课 本,通过 讲解 、练 习、记 忆 等 活动,有计划 、有系统 、有意识 地 对语言规则的掌握。 8、习得的有关理论:后天 环境论,先 天 决 定 论,先 天 与后天 相互作 用论。 9、习得与学习的差 异 : 主体 环境 动机 方 法 过 程 结 果 习儿童 社 会交际需 要 真 实 的 语建 立 事 物比 较 好 2 得 环境 言交际活动 — — 概 念之 间 的 联系 学习 承认为主 课堂环境 职业目的 受教育目的 学术目的 教 师 指 导下,大量模仿、练习 不 需 要 从建 立 概 念开始 不确定 10、语法翻译法:理论基础:语言学: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心理学:联想心理学 基本特点: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作为教学基础,以翻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