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_第1页
1/6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_第2页
2/6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_第3页
3/6
要素 定义 计算公式 备注(含义、意义) 湿静力温度(TSIG) 与静力能(显能、位能、潜能之和)相对应的温度 pdpdgLTTZqcc  假绝热过程中,湿静力温度守恒 饱和湿静力温度(TSIGS) 与饱和气块对应的湿静力温度 sspdpdgLTTZqcc  凝 结 函 数(F) )(22LqTRcTRcLRpTqFsvpvps 单位质量饱和空气每上升1hPa所凝结出的液态水。 抬升凝结温度(TC) 气块绝热抬升至饱和时的温度 976.0273)3.237(1033.8976.0000240dddoctttttt 抬升凝结高度(PC) 气块绝热抬升至饱和时的高度 dpdRCccttpp)273273(00 计算时用到抬升凝结温度 自由对流高度(PF) 气块绝热抬升时受环境的浮力为零,在此高度上浮力为正。 == 一般在对数气压坐标中温度和对数气压为线性,用此关系求解。 平 衡 高 度(PE) 气块绝热抬升,若存在环境正浮力作用,此后,环境正浮力在此高度上变为零,并在此高度之上== 一般在对数气压坐标中温度和对数气压为线性,用此关系求解。 皆为负。 对流凝结高度 地面气块受辐射加热作用而产生对流,出现凝结的高度。 == 等饱和比湿线和状态线交点高度。 对流凝结温度 地面气块受辐射加热作用升温而可产生对流。 == 等饱和比湿线和状态线交点高度处干绝热下沉至地面时的温度。 对流有效位能 (CAPE) 见公式与备注 ()ELLFCZvpveZveTTCAPEgdzT  气块过程中所有因温度差异形成的正浮力对气块所做的功,利用埃玛图求解时一般在气压坐标下离散求解更易。 对流抑制能量(CIN) 见公式与备注 epbTTCINgdzT  地表气块上升至自由对流高度之前所必须的外界能量。一般也在气压坐标下求解。 K 指数(K) == 700850500850ddTTTTTK 综合反映中低层垂直降温、低层露点及温度露点差的物理量;用于暴雨预报较好。 沙 氏 指数(SI) 850hPa 气块绝热上升至500hPa 时与环境的温度差 500850SITT 条件不稳定指数,反映850hPa气块移动到 500hPa 时的不稳定状况。850T 为850hPa 空气块绝热抬升至500hPa 时的温度。 抬 升指数(LI) 地表气块绝热上升至500hPa 时与环境的温度差 500sufLITT 条件不稳定指数,反映地面气块移动到500hPa 时的不稳定状况。sufT 为地表空气块绝热抬升至500hPa 时的温度。 修正的K 指数(MK) 见公式与备注 08500850500700/ 2/ 2dddmKTTTTTTT...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