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写作13 种基本技法 1 )【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反喻、互喻等,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 )【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如: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3 )【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如: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4 )【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春色半城湖— — (济南大明湖联) 5 )【对比法】:… … 如: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革命者忠心亦胆 ,死而 犹 生 6 )【反对法】:就是上 下 两联,一正 一反,意思 互相映 衬。如: 青 山有幸 埋 忠骨 白 铁 无辜 铸 佞 臣 — — (岳 飞 墓 前 联) 7 )【正对法】: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某种情景、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某种哲理,例如: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上下互补,突出摩天岭的高峻 水以长流方及远, 山因积石始成高。 ——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说理。 8 )【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如: 闲云野鹤翩 翩 去 万 水千 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 “野鹤”“万 水”与 “千 山”,自对颇 工,但 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9 )【串 对法】:串 对又叫 流水对,意思是顺 连 ,即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 、承 接 、主 次 等 逻 辑 关系 ,分别独 立 出来 都 没 有意义 。如长沙 岳 麓 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上下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