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次阶段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答案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上。)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平衡螺母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浓厚的的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空气是混合物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插入燃烧匙时不能过慢,否则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上升水面要大于1/5D.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得压强减小,所以红磷也可以用木炭来代替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性质均不变B.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原子种类都不变D.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6.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解释的是()A、铜在氧气中加热变成氧化铜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快C、蔗糖放入水中逐渐消失D、医院内充满酒精味和药味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5.6g氢氧化钠B.铁钉放入试管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8.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可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产生原子,这些原子又重新组合构成别的分子。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B.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发光放热C.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反应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不都是化合反应10.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40分,答案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上。)1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12.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即液体用,固体只要盖满;用量筒量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保持水平。13.下图为加热氧化汞分解变化过程中的示意图(1)加热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会分解成和,每2个氧原子组合成1个,大量汞聚集成金属汞。(2)根据图示,从微观角度看,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没有发生变化。14.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装置A中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3)加热装置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4)若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字母),该装置还要作何处理_______________,目的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反应类型是,请写出一个相同反应类型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5)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填序号),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优点是。(6)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收集装置_____(填字母),用此方法收集不宜立即收集,要等到气泡______________冒出时,判断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7)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在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填“迅速伸入”或“由上至下缓慢伸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停止后,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