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导学案【内容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本目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知识梳理一、起起步:1.历史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2.政府措施:(1)建立发展方针:。(2)成立科研机构:;。(3)壮大科研队伍:(列举五人)和。(4)编制远景规划:56年编制《》,重点发展。3.重大成就:(1)国防科技:①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建成。②1964年第一颗爆炸成功。③1967年第一颗爆炸成功。④1970年第一颗进入预定轨道。(2)医学:1965年首次。(3)农业:1973年培育出被誉为“”的水稻。4.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二、发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1)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的口号。(2)78年大会和全会的召开,迎来科学发展春天。(3)年中央发出《》,进行科技体制改革。2.提出:年,邓小平明确提出“”。3.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理论基础,是重要组成部分。三、走走向世界:1.原因:(1)“”战略的实施,(2)科研工作者的努力,(3)科技规划的实施(即计划,计划)。2.成就:(1)核技术方面:不断发展并和平利用。①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随后,第一颗卫星升空。(2)空间技术领域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技术和“”技术的国家之一。③从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①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3)运载火箭方面:②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5次“”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③03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④2011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两次完成太空对接。(4)信息技术领域:①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系统。②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计算机。(5)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任务和工作框架序列图。★☆探究一: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探究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及意义★☆探究三: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了基础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有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材料二1957~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年份1957年1960年1977年1997年学校数量229所1289所328所2170所材料三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的几点意见》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