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审计风险分析 1、工程招标投标中的舞弊行为、违法、违规转包分包情况等问题,单靠审计手段难以发现和查实,存在取证风险。 2、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个别重要工序如桩基础质量检验需专门机构和技术检测,用审计手段难以进行,存在技术手段风险。 3、较大、重大设计变更在进行技术和经济等多方案分析时,由于审计知识结构等问题,难于全面、准确进行分析比对,存在专业技术风险。 (二)审计重点分析 1 、概(预)算编制情况。主要审查编制说明的内容是否准确齐全,编制依据是否合理合法,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计价指标和其他费用是否合理;依据设计图纸,审查设备和材料价格与当地建设部门信息指导价格、当地市场价格的出入程度,管理费的计算是否正确、预留费用依据是否充分等。 2 、合同签订情况。审计进入后签订的合同,在合同签订之前要对合同草本进行审计,重点审查经济合同内容的有效性、真实性,收费是否合理。对审计进入前已签订的合同,重点审查所签订合同或协议书中的责权利、质量、工期、取费、拨付款办法、奖罚、保修及时效等是否全面、合规,是否成立、合理;施工合同中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标条件相符;审查与设计、监理等单位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合规,收费是否合理。 3 、合同履行情况。重点检查合同履行是否全面、真实,是否存在差异及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有无违约行为及其处理结果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4 、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建设项目内控制度是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保证项目建设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达到已确定的目标和质量要求,保证项目顺利建成,以控制建设人员行为目标的重要措施。为此,审计组把审查监督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重点关注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方法是定期跟踪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如执行有偏差,审计组发现后即向被审计对象发出整改建议书。作为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之一,着力把握以下 三 个方面: a ) 审查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是否建立了 项目业 务 岗 位责任制。是否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了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b) 审查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是否对工程项目相关业务建立了严格的授权控制制度,是否明确了审批入授权方式、权限、程序和责任以及控制措施,是否规定了经办人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c) 审查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是否制定了工程项目业务操作流程和有关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