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面解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建议收藏]

全面解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建议收藏]_第1页
1/6
全面解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建议收藏]_第2页
2/6
全面解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建议收藏]_第3页
3/6
全面解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国际上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技术发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第一次真正用于实践是1974 年在加拿大劳伦斯水泥厂进行,随后在美国的Peerless,Ruderdorf,德国等十多家水泥厂进行。 到目前为止,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30 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在替代燃料研究和生态水泥生产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据统计,2007 年荷兰的燃料替代率达到85%以上,2013 年,日本,比利时,瑞士,奥地利等燃料替代率达到50%以上,而在美国约为30%。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推广至今,仅有江苏绿森、海螺、中材、中信、中建材等几家领先的水泥企业集团和水泥装备集团开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作,仅有贵州等少数省份组织推动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作。目前,全国已建成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产线30 多条,占水泥生产线的比重不足2%。 技术名称:水泥窑协同处置 1. 水泥窑协同技术适用性 1.1 适用的介质 :污 染 土 壤 。 1.2 可 处理 的污 染 物类 型 :有机 污 染 物及 重金 属 。 1.3 应用限 制 条件 。 不宜 用于汞 、砷 、铅 等重金 属 污 染 较 重的土 壤 ;由 于水泥生产对 进料中氯 、硫 等元 素 的含 量 有限 值 要 求 ,在使 用该 技术时需 慎 重确 定 污 染 土 的添 加量 。 2. 水泥窑协同技术介绍 2.1 原理 利用水泥回转窑内的高温、气体长时间停留、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碱性环境、无废渣排放等特点,在生产水泥熟料的同时,焚烧固化处理污染土壤。有机物污染土壤从窑尾烟气室进入水泥回转窑,窑内气相温度最高可达1800℃,物料温度约为 1450℃,在水泥窑的高温条件下,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化合物,高温气流与高细度、高浓度、高吸附性、高均匀性分布的碱性物料(CaO、CaCO3 等)充分接触,有效地抑制酸性物质的排放,使得硫和氯等转化成无机盐类固定下来;重金属污染土壤从生料配料系统进入水泥窑,使重金属固定在水泥熟料中。 2.2 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 水泥窑协同处置包括污染土壤贮存、预处理、投加、焚烧和尾气处理等过程。在原有的水泥生产线基础上,需要对投料口进行改造,还需要必要的投料装置、预处理设施、符合要求的贮存设施和实验室分析能力。 水泥窑协同处置主要由土壤预处理系统、上料系统、水泥回转窑及配套系统、监测系统组成。 土壤预处理系统在密闭环境内进行,主要包括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面解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建议收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