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一般卫生要求 来源: 添加时间:2010-3-31 一、消毒间及消毒相关要求要求 1、公共场所需设立专用消毒间,普通单位必须设置一间或一间以上的专用消毒间,大型单位应按照楼层设置消毒间或按照15-20间客用房或包间配置一间的比例配置专用消毒间。每个消毒间面积不得小于3m2消毒间应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储存”。 2、建筑结构兼顾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应能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消毒间良好的建筑结构是保障消毒间消毒效果最基本的条件,消毒间应采用混凝土、砖木等坚固耐用的形式,能有效地与外界隔开,以尽可能的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减少外环境的污染。 3、消毒间应设置在室内并为独立的隔间,消毒间在门、窗关闭时清洗消毒间与外环境,以及其他公共服务场所之间能够相互分隔。 4、地面卫生要求 材料应无毒,无异味,以保证消毒效果不会受到建筑材料的污染。材料应不透水,不易积垢,并保持平整,无裂缝,保证消毒场所环境易于进行清洗,水泥地面、瓷砖地砖通常可以达到要求。 5、墙壁卫生要求:材质方面应达到与地面相同的无毒、无异味、不易积垢的卫生要求外,还应平滑并采用浅色材料,以便能及时发现污垢,并易于进行清洗。墙裙一般采用瓷砖、塑钢、铝合金等易于清洗并能够承受反复清洗的材料,一般不用涂料。 6、门窗卫生要求 门窗应装配严密,在门窗关闭时清洗消毒间与外环境及其他公共服务场所之间能够相互分隔。与外环境直接相通的可开启的窗应设防护设施,如防蝇纱网。窗台是室内易于积聚灰尘的地方,为减少灰尘的积聚,宜不设室内窗台或采用台面向内侧倾斜的形式。 7.消毒间不得存放任何杂物。凡是消毒间内与清洗消毒操作无关的可挪动的工用具均为消毒间内的杂物,须按规范处置。如:拖把、饮水机、制冰机等。 8、清洗消毒区内应设置足够数目的水池,其位置应设置在方便从业人员操作的区域。 9、洗手设施的排水应具有防止逆流、有害动物侵入和臭味产生的装置,下水道可使用“U”型管等形式。 10、、水池的材质应为不透水材料(包括不锈钢和陶瓷等),结构应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大小建议不得小于2号水池。 11、应在消毒所需水池的上方贴有明显的标识,便于员工的操作,物理消毒热力法应设清洗池,采用化学消毒法消毒的住宿场所消毒水池的标识依次为“去污池”、“消毒池(容器)”、“清洗池”,同时应张贴消毒液的配比方法。具体的消毒液配比方法和消毒程序见附录 1。 12、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