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雨水节气的由来及传统食物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 2 月 18-20 日),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 3 月 4-5 日)结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雨水节气的由来及传统食物,期望对你们有关怀。 雨水的来历 雨水节气的来历也是很悠久的,雨水是 24 节气中的第 2 个节气。每年的 2 月 19 日前后,太阳黄经达 330 度时。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溶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 2 月 18 日或 19 日开头,到 3月 4 日或 5 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季节,小麦进入了返青阶段,这时的小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雨水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爆米花 第 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雨水节气客家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占稻色”。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报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缺乏则意味着产量低。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风俗,在大多数地方开头渐渐淡化,因此演化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馅风俗。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 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力量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全部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