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 的倍数的特征反思总结3 的倍数的特征反思总结篇 1 《3 的倍数的特征》看似一节知识简单的课,但从教学实际来看,是我想得过于简单了,老师注重的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使学生站在跳板上学习数学,关注数学思维的进展 。 “3 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一定的难度。而 2、5 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所以,在教学“3 的倍数的特征”时,我首先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 的倍数的特征”产生的负迁移,直接抛出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 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 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想、否定、反思、观察、讨论,使得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3 的倍数的特征反思总结篇 2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我还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学生推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 3 的倍数”的理解。如完成“做一做”第 1题时,学生推断完 45 是 3 的倍数后,老师可以再让学生推断一下 54是不是 3 的倍数。 利用 2、5、3 的倍数的特征来推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或 3 的倍数,其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形成较好的数感,达到熟练推断的程度,也不是一、两节课所能解决的,还需要进行较多的练习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进行巩固。 我感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这节课中最重要的两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讨论内容,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了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了激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进展。3 的倍数的特征反思总结篇 3 找准知识之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这是一节课的出彩之处,刚开始我们先采纳课本上百数表来讨论,结果在一个班实践后认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数太多,让学生观察 3 的倍数的这些数时,并从中找出相同的地方,结果,很多同学找了与本节课毫无关系的东西,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又讨论是不是找一些数代表百数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找到 3 的倍数的特征,并观察这些数,这些数的个位分别从 0 到 9都有,让学生知道 3 的倍数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