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激智励行、以爱赋能”班主任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本人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中职班主任新时期“激智励行、以爱赋能”班主任工作实践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本次学习活动谈下个人看法。 本次学习活动共四天,一共倾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四位专家分别是西安交大韩城学校党总书记、总校长刘鹏老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康雪老师、山东省家庭教育文化讨论协会特聘讨论员王金星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汪克良老师。 刘鹏老师带来的讲座主题为“用心呵护、成长之路--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刘鹏老师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他认为首先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老师在学校生活和班级管理中对孩子的印象决定了孩子在校的心理成长方向,当孩子有了“好老师”和“坏老师”印象时,说明老师在孩子的心理教育方面出现了缺失,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三点:1、惩戒教育手段的缺失 2、老师绩效评价设计的欠缺 3、教育功利目标的博弈。因此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就要过好“三关”,即:“学生关、成绩关、教研关”,要平衡三者的关系,但切记要以学生为本,假如过不好学生关,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没有的了意义。 其次,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认识孩子的成长。和谐家庭教育的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秘诀:管理严、态度好;多鼓舞,少批判;抓大事,放小事;重精神,轻物质。老师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认识孩子的成长,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更有助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在平常的管理中便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章有法。 第三、要关注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作为职业教育人,我们应该具备这种职业敏感度,要能敏锐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众所周知,随着时代进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学生在成长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包括由学习引发的心理压力、人际交往的问题,还有青春期心理问题。只有关注到这些心理问题,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可以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下,老师的职责绝不仅仅只是“授业”,更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上。 最后,老师要学习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要学会把握学生学习成绩的三要素,即智力基础、动力系统和学习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学习管理,把握学生成绩提高的平衡杆,充分应用心理学在学生管理环节中的渗透,久而久之形成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