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 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的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见图10a),其公差带限制在两坐标(平面坐标)范围内。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0b),其公差带限制在三坐标(空间坐标)范围内。 图1 0 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 图1 1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 图1 2 用端面圆跳动控制端面全跳动 图13 斜向圆跳动 由于径向全跳动测量比较复杂,所以经常用测量径向圆跳动来限制径向全跳动。必须指出,在用测量径向圆跳动代替径向全跳动时,应保证被测量圆柱面上的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或者是被测量圆柱面的轴向尺寸较小,并借助于工艺方法可以保证母线对基准轴线平行度误差不大时,方可应用。为确保产品质量,应使径向圆跳动误差值与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要求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值。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 端面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 t 的圆柱面区域(见图11a)。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距离为公差值 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1b)。 显然端面圆跳动仅仅是端面全跳动的一部分,两者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应该根据功能要求来确定是标注端面全跳动还是端面圆跳动。通常,只有当端面的平面度足够小时,才能用端面圆跳动代替端面全跳动。例如,对于安装轴承的轴肩,因其径向尺寸(d1-d2)较小,可以用控制端面圆跳动误差来达到控制端面全跳动的目的(见图12)。 径向圆跳动与斜向圆跳动 对于圆锥表面和对称回转轴线的成形表面一般应标注斜向圆跳动。只有当锥面锥角较小时(如≤10°)才可标注径向圆跳动代替斜向圆跳动,以便于检测。如图13所示,设径向圆跳动误差为H,斜向圆跳动误差为h,则:h=Hcos。 五、跳动公差与其他形位公差 径向圆跳动、圆度、同轴度 径向圆跳动是一项综合性公差,它不仅控制了同轴度误差,同时也包含了圆度误差。 当被测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线同轴时,由于被测要素存在圆度误差,因此会出现径向圆跳动误差;当被测要素为理想圆,但存在同轴度误差时,也会出现径向圆跳动误差。由此可见,只要存在同轴度或圆度误差,则必然存在径向圆跳动误差,反之则不一定。 由于径向圆跳动误差检测较方便,因此,在生产中常常以径向圆跳动代替同轴度公差。对同一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