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优生辅导记录 所谓“待优生”,是指只有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培养目标对该年级所提出要求的学生。在实际的教育中,待优生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思想和成绩都差的“双差生”和只有成绩差的“单差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待优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待优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以下我就以我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案例来说说我对待优生教育的看法。 转化对象介绍:龙某,男,9 岁,学习态度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字迹潦草,家庭作业基本不做,而且经常性逃学,但好在他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一般不会做出格的事情,因此我把他定性为思想素质还可以的待优生。 转化过程: 1 、寻找、分析原因 经过多次与他交谈,以及从学生和他家周围的邻居处了解到他之所以成为待优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弃之不顾,而其父精神上有问题,不能教育他,甚至有时候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因此导致他形成了自由散漫,作业不做,上课不认真,还经常逃学等恶习。另外在小学读书时,由于家庭和他自身的原因,同学们都看不起他,小学里的老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他进一步对同学、老师、学校乃至学习感到失望,丧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2 、抓住闪光点,增强学习兴趣,恢复对学习的信心 通过从其他同学反馈来的信息,吕某还是挺喜欢看书的,并且我在课堂上也发现前 1 5分钟能认真听讲,并且有时候还能举手回答问题,正确率还挺高的。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他多发言,并且及时给予恰当的肯定的评价,另外我还和其他课任老师交流他的情况,请他们在课堂上对他多关注。经过一段时间,老师们都发觉,他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有明显的改观,并且上课效率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作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我找他谈了一次话,和他交流这段时间以来他对学习的看法,他自己觉得对上课比较感兴趣了,但是不愿意做作业,问其原因,他说不会做,其实我从背后了解到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懒惰不愿意做,这是从小积下的恶习。对此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