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 突破传统的净水工艺 使用微絮凝净水器,实现高效一体化净水。水流在投加絮凝剂后依次进入微絮凝净水器的凝聚层、絮凝层和过滤层,历时 10~15 分钟,无需沉淀工艺即可达到出水浊度 1NTU 以下(一般在 0.5NTU 左右)的要求。微絮凝净水器是上海同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实用新型专利号为 200420037477.9。 微絮凝净水器的构造 微絮凝净水器虽然在外形上与一般的压力滤罐类似,由罐体、阀门、连接管道及仪表等组成,但罐体内采用了与普通压力滤罐不同的构造,由上下滤板、凝聚层、絮凝层与过滤层组成。微絮凝净水器的功能与普通滤罐也不同。 微絮凝净水器的工作原理 (1)凝聚: 水流在投加絮凝剂后进入凝聚层,凝聚层采用特殊的材料,其形状能使水流产生大量微小涡流,促进水中胶体杂质与絮凝剂颗粒相互碰撞,产生脱稳和凝聚,生成絮体。但是,由于凝聚层中水流水力半径小(传统工艺为其数百倍),水流剪力大,无法生成较大絮体,同时因为特殊的凝聚层材料表面光滑,不会吸附絮体,因而微小絮体能顺利通过凝聚层而进入絮凝层。微絮凝工艺的“微”即指凝聚层中的微小涡流和微小絮体。 (2)絮凝: 絮凝层采用另一种特殊的材料,其孔隙率大,表面粗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含污能力。进入絮凝层的水流挟带大量微小絮体,当它们在水流紊动下接近絮凝层材料表面时,被吸附并与水流分离,被吸附的絮体颗粒又吸附水中絮体,这一过程称为絮凝。当吸附层达到一定厚度,其吸附力不足以抵抗水流剪力时,到达吸附平衡,水中絮体向下层移动,继续在下层产生絮凝作用。当原水浊度较高时,应设计较厚的絮凝层。微絮凝工艺的“絮凝”即指絮凝层中的吸附絮凝作用。 (3)过滤: 过滤层采用优质石英砂材料,与传统滤池相同,其工作机理也与传统快滤池相同。然而其作用机理与絮凝层是不完全相同的,絮凝初期主要依靠絮凝材料表面吸附水中细小絮体,这与过滤机理相同,但当絮凝材料表面吸附了絮体后,已经吸附的絮体应进一步吸附水中絮体,使絮凝层达到较大含污量,否则微絮凝工艺就不能处理高浊度原水。而对于过滤层,则不应该依赖絮体间的吸附,其原因是过滤层必须起到水质保障作用(这与传统工艺中的滤池相同),当絮凝剂投加量不当、胶体脱稳凝聚效果不佳或水中存在某些无法凝聚的杂质时,则会造成部分杂质无法在絮凝层絮凝而穿透(这和传统工艺沉淀池出水仍有一定浊度的原因相同),这些杂质应该由过滤层去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