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简答+ 论述题 一、价格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希克斯分解、画图) 答:由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可分解为两部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它不改变效用水平。 收入效应 :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它会改变效用水平。 4 、总结三种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需求曲线 正常物品 反方向 反方向 反方向 右下方 低档物品 反方向 同方向 反方向 右下方 吉芬物品 反方向 同方向 同方向 右上方 二、生产理论有关短期要素合理使用区域的确定(画图) 答:第I 阶段:L3 之前。TP 上升;AP 上升并达到最大值;MP 上升到最大值,且MP 大于AP。L与K 不是最佳比例,厂商不会停止生产,会扩大生产到下一阶段。 第Ⅲ阶段: L4 之后。TP 下降;AP 继续下降;MP 为负值。 L 与K 也不是最佳比例,厂商会减少生产到上一个阶段。 第Ⅱ阶段:L3-L4 之间。TP 上升;MP 为正值。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这一阶段起于MP 与AP 交点处,即 AP 的最高点;终止于MP 与横轴的交点处,即 MP 的零点处。 三、各种产量之间的关系 答:总产量 TPL:一种要素投入变化所带来的最大产量。 平均产量 APL(av erage produ ct):总产量与可变要素投入量之比。 边际产量 MPL:总产量的增量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量之比。 三种产量变化规律的共同点是:先上升,达到最大,再下降。 三种产量之间的关系:MP 和 TP 的关系:MP 值是 TP 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MP 的零点值对应 TP的最高点。MP 的最大值对应 TP 的拐点。 MP 和 AP 的关系:如果边际量大于平均量,则平均量增加;如果边际量小于平均量,则平均量减少。MP 与 AP 相交于 AP 的最高点。 AP 和 TP 的关系:AP 是 TP 曲线上任一点与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 四、规模报酬及类型 答:指企业生产规模变化与由此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生产规模变化指投入生产中的两种要素K、L 的变化。 设 为L、K 增加的倍数, 产量Q 增加的倍数,则有 Q=ƒ( L, K)。 规 模 报 酬 的三 种 类 型 : 规 模 报 酬 递 增: ƒ( L, K)> f(L,K) 规 模 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