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特点是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房颤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如快速的局灶异位活动、单环路折返机制、多环路折返机制;也包括炎症介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参与等。不同人群房颤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不同发病机制的房颤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 一、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房颤可分为三类: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 7d 的房颤,一般< 24 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 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的房颤。 有些患者房颤病史不详,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可采用新近发生的(recent onset)或新近发现(recent discovered)房颤来命名, 2 对 于 这 种 房 颤 , 我 们 很 难 判 定 其 持 续 时 间 , 也 不 能 确 定 以 前 是 否 有 房颤 发 作 。 有 些 房 颤 很 难 界 定 发 生 时 间 。 一 个 患 者 有 可 能 存 在 多 种 房 颤的 类 型 , 如 多 次 阵 发 性 房 颤 和 偶 尔 发 作 的 持 续 性 房 颤 。 二 、 房 颤 的 流 行 病 学 和 危 害 在 普 通 人 群 中 房 颤 的 患 病 率 约 为0.4%~ 1.0%。 房 颤 的 患 病 随 着年 龄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小 于 60 岁 的 人 群 患 病 率 较 低 , 而 80 岁 以 上 的 人群 可 高 达 8%。 40 岁 以 下 者 房 颤 的 发 病 率 为 0.1%/年 , 80 岁 以 上 的 男性 和 女 性 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分 别 为 2%/年 和 1.5%/年 。 房 颤 患 者 远 期 脑 卒 中 、 心 力 衰 竭 和 全 因 死 亡 率 风 险 增 加 , 特 别 是女 性 患 者 。 与 窦 性 心 律 者 相 比 , 房 颤 患 者 的 死 亡 率 增 加 一 倍 。 非 瓣 膜性 房 颤 患 者 缺 血 性 卒 中 的 发 生 率 为5%/年 , 是 无 房 颤 者 的2~ 7 倍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