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级概念: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1879 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 ndt,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因此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 3、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4、心理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5、人格:人格主要表现在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和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6、构造主义(结构主义):心理活动的内容 代表人物:[德]冯特(创始人)、铁钦纳(推广) 基本观点:心理学应该采用内省法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个体的直接经验要从内容、过程和原因进行研究;个体经验由人的感觉、意象、感情三种元素结合而成。 7、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 代表人物:[美]詹姆斯等人 基本观点:主张以心理活动和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意识是个人的、变化的、连续的、具有选择功能的。 8、行为主义:理解和控制行为 代表人物:[美]华生(斯金纳) 基本观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以为他人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不是内隐的心理与意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观察刺激—反应的公式,环境刺激是行为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因素,而遗传的影响可以不必理会。 9、格式塔心理学:整体的心理 代表人物:[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基本观点: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0、精神分析:心理活动的动力 代表人物:[奥]弗洛伊德(1896 年创立) 基本观点:潜意识、生本能与死本能、力比多;人格发展五时期(口腔、肛门、性器、潜伏、生殖)、恋父(母)情结;本我、自我、超我、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 11、人本主义:潜能的发展 代表人物:[美]马斯洛、罗杰斯 基本观点:强调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 12、认知心理学:多水平、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