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理学资料人格重塑

心理学资料人格重塑_第1页
1/8
心理学资料人格重塑_第2页
2/8
心理学资料人格重塑_第3页
3/8
二、如何重塑人格? (2010-11-14 14:29:50) 转载 标签: 佛学 禅定 科学 佛教瑜伽 健康 佛法 心理学 潜意识 (续接第 53篇:第三节:精神分析是通过什么方法治愈心理疾病的?) 简单地说,重塑人格既是重塑“转换模式”。什么是转换模式?下面先看两个例子。 在十几年前,我家一个邻居的三岁孩子,每当他想要一个玩具(或小食品)而没有得到父母的应允时,他做的第一动作就是“倒地打滚”,紧接着就是大声嚎哭(后来又发展到“以头撞墙”的程度),这时父母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赶快将其抱起,马上满足其欲望。结果在“谋略”一次次获得成功后,在他的潜意识中就建立起来了一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通过“自残”的方式实现欲望的“转换模式”。这就导致后来他与父母吵架时,由于在道德上他不能伤害父母,所以就自己照着自己的肚子刺了一刀。 同样在十几年前,我的侄子也三岁,有一次我与姐姐和小侄子一同走路,结果小侄子被石头绊倒了,磕破了膝盖,而且流了血。我要去扶他,结果我姐说“不要去管他”,我姐只是回头看了小侄子一眼,然后示意我和她继续走路。你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小侄子“欲哭无泪”,从地上爬起来后,摸了一下膝盖,然后就继续跟在我们身后走路了。其后我还发现,每当小侄子想要一个玩具什么的,总是先去亲她的妈妈,讨好一翻,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欲望”。前几天还在 qq上与小侄子见了面,他看起来很“成熟”。 同样是面对“欲而不达”的愤怒,为什么邻居家的孩子和我的小侄子反应出的心理行为是不同的? 简单地说,当邻家的孩子面对“欲而不达”的愤怒时,在他的头脑中会有一个声音“暗暗地”告诉他:“你可以去倒地打滚和大声哭泣,这样父母就会同意你的欲望了。”当小侄子面对“欲而不达”的愤怒时,脑中会有一个声音“暗暗地”告诉你他:“倒地打滚是不行的,你只有让父母高兴,他们才有可能同意你的欲望”。 从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邻家孩子和小侄子的脑中都存在着一个在“暗暗地”指示他在遇到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去做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脑中的一个指示系统,因为这个声音是“暗暗地”指示的,所以称为“暗示”。而这个指示系统就被称为“暗示系统”。由于人们平时在意识上意识不到暗示的存在,因此所有的暗示都是“潜意识”的。暗示系统就是潜意识系统。进一步说,是这个潜意识系统指导着他们表现出不同心理行为的。 那么在我们的脑中也存在这样的系统吗? 现在请你回忆一下,当遇到一件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理学资料人格重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