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共25 页) 第一章 1、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的几层含义: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直辖市性程度,属于社会心理学范围;人际关系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 3、 早提出人际关系(人群关系论):梅奥。 4、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框架: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实践 米德:象征性效理论 勒温:群体动力学,T 组理论 考夫曼:社会互动理论 修茨:人际特质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 海德、凯利:归因理论 弗鲁姆:期望理论 亚当斯:公平理论 AB 彼得罗夫斯基:人际关系层次理论,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参照测量法 第2 页(共25 页) 莫雷诺:社会测量法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作为社会科学,具有社会科学的一切属性;作为应用科学,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的产物。 7、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背景:社会历史发展对人际关系心理学的需要。应用研究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许多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单靠某门学科已无法解决,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开展交叉研究导致边缘性学科的产生;目前的社会现实迫切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引导研究者重视应用研究,随着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势必衍生出专门控讨人际关系的学科。 8、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P8 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理论任务:全面提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群体交互作用的方式,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实践任务: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有效的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10、社会关系含义: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广义上的社会关系:人们在历史的共同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狭义上:一定社会中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11、研究社会关系时应注意:不仅要研究其形式,也要研究内容;从静态、动态研究;从社会关系本身、社会行为关系中研究。 12、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为 第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