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学·中学》VIP免费

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学·中学》_第1页
1/2
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学·中学》_第2页
2/2
《教育学·中学》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2.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杜格拉底D.卢梭3.“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出的。A.邓小平B.毛泽东C.胡惊涛D.周恩来5.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A.学校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出现C.有了国家D.创造了文字6.教育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B.培育“四有”新人C.促进社会的发展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7.培养劳动者是()。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8.当前,流生问题与()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A.片面追求升学率B.乱收费C.唯学历教育D.辍学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A.1978年B.1985年C.1993年D.1995年10.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A.教师的个人修养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品质D.师生关系11.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A.斯密斯B.泰勒C.科尔伯格D.皮亚杰12.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13.学生在教师指导,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A.练习法B.实习作业法C.实验法D.谈话法14.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A.学校校园文化B.学校教师文化C.学校制度文化D.学校物质文化1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16.学校按政策就近入学,各校办学是有计划按需进行,适龄者都可享有教育权利,校际之间不受竞争影响。这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哪一种特征?()A.程序性B.垄断性C.非自愿性D.公益性17.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1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20.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学生文化的成因有()。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B.同伴群体的影响C.师生的交互作用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E.社会的影响22.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组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23.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是()。A.政治B.社会C.知识D.儿童24.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A.上课B.课外辅导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D.备课E.批改作业25.班级管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A.制订计划B.组织实施C.评价总结D.科学规范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瑞士教育家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27.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28.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29.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在阶段社会具有鲜明的阶段性。30.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3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和教科书,其中,数学大纲一般由和基本部分构成。3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学·中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