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一我国蛋鸡行业在世界蛋鸡行业中的地位中国蛋鸡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连续 21 年成为禽蛋产量最多的国家。1980 年至 2005 年,我国禽蛋产量年递增速度为7.8%,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近 2 年增速有所减缓,世界同期仅为2.6%,发达国家鸡蛋存栏及产量已基本保持稳定,近十年已基本没有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2005 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879.5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5%,其中鸡蛋产量 2435 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 41%。1991 年我国鸡蛋人均占有量为 8 公斤,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998 年人均近 14 公斤,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2005 年人均达18.5 公斤,位居世界第二。二我国蛋鸡行业发展回顾我国集约化养鸡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定市场供应,提出了“菜篮子工程”,主要在生猪生产、蛋鸡饲养等项目上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大中城市郊区建立起了规模化的大型蛋鸡场,鸡场规模从几万只到几十万只不等。八十年代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实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于是在国营工厂化养鸡的示范和带动下,广大农村涌现出了大量的小规模养鸡专业户,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养鸡专业村,并形成了连片的蛋鸡生产基地,逐渐成为中国蛋鸡养殖的主力军,国营大规模蛋鸡场推出了历史舞台。1 品种据科学统计,良种在畜牧业增产中占技术进步作用总贡献份额的 40-50%,良种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是当代畜牧业中最为完善的。现代家禽育种在我国全面开展的标志是国家把蛋鸡育种列为“六五”攻关项目,运用了现代育种理论和方法,采用了先进的饲养管理设备和技术,培育了一批适合国内生产需要的蛋鸡良种配套系,如北京市种禽公司培育的“京白 822/83“和东北农学院培育的“滨白 42“,这两个品种对推动我国蛋鸡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国内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优良的蛋鸡品种,如“星杂 288”、“星杂 579”、“罗斯鸡”等,这些品种的引进对我国良种推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育种工作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同时也是高风险的产业,需要有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国内蛋鸡育种从来就不是市场运作的产物而是长期依赖政府扶持,由于缺乏市场观念和市场竞争的意识,一直以来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困境,国内蛋鸡育种终于在 1998 年后,落入低谷。而在世界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