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春玉,刘阿丽来源:《绿色科技》2011 年第 01 期摘要:分析了旅游人类学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探讨了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旅游人类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收稿日期:2010-12-2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研究一一以桂黔湘边区为例”(编号:09BMZ038)资助作者简介:丁春玉(1972—),女,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民族经济方面的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112-031 旅游人类学与生态旅游旅游人类学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融合了文化人类学中考古学、民族志、民俗学、社会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旅游现象进行了综合考察。在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生态旅游实质上就是在生态学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和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的一种转向旅游活动。旅游人类学虽然是综合性的研究旅游现象,但是其基本落脚点是分析和研究旅游中所存在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之一是生态旅游文化。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探寻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保护、传承当地生态文化,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重新认识并提升本民族生态旅游的文化价值,寻求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旅游人类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平台。同时旅游人类学也是分析旅游者动机的有效工具,用旅游人类学的视野来探视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能够设计出更适合旅游者口味的生态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市场开拓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另外运用旅游人类学能够分析生态旅游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影响的形成机制,从而能够指导发展生态旅游的各个主题兴利去弊,刺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2 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2.1 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1)文化涵化与变迁导致对生态旅游的文化的异化与失范。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吸引的是作为外来文化群体的旅游者,这些旅游者与生态旅游所在地的居民产生文化交流,有可能发生文化涵化现象。同时运用产业化手段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也将导致产业化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