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传染病报告病种及报告时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三类共 39 种:一、甲类传染病(2 种):(1)鼠疫、(2)霍乱。二、乙类传染病(26 种):(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2)艾滋病、(3)病毒性肝炎、(4)脊髓灰质炎、(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甲型 H1N1 流感、(7)麻疹、(8)流行性出血热、(9)狂犬病、(10)流行性乙型脑炎、(11)登革热、(12)炭疽、(13)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4)肺结核、(15)伤寒和副伤寒、(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7)百日咳、(18)白喉、(19)新生儿破伤风、(20)猩红热、(21)布鲁氏菌病、(22)淋病、(23)梅毒、(24)钩端螺旋体病、(25)血吸虫病、(26)疟疾。三、丙类传染病(11 种):(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10)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手足口病。四、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五、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六、报告时限:(一)2 小时: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 2 小时内通过电话报告。 (二)24 小时:其他乙、丙类、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 24 小时内报告。七、首诊医师发现上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本科室传染病登记簿上登记备查。传染病报告卡送至预防保健科(西区一楼急诊科或导医台、东区各病房楼一楼均有传染病报告箱),由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1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八、对已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当诊断发生变更,或者病例死亡时或有填卡错误时,应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九、脊髓灰质炎疑似病例——AFP(急性弛缓性麻痹)病种(14 种)根据卫生部规定,15 周岁以下儿童患以下 14 种病,为脊髓灰质炎疑似病例,应按规定在 2 小时内报告,并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