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信息技术教育五个错误 信息技术教育的五个错误 赵勇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技术教育在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美国等其他国家,起码犯了五个错误: 第一,技术的期望值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总是期望技术来提高和改进我们现有的教学目标。因为技术的引入,往往不在于改变质,而是量的改变。我们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说已经比较成熟,假如在一个好的课堂里原有的模式进行改变,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我们新的技术出现之后,应该是有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应该有全新的改造。美国很多州、很多学区,到了设备更新换代的时候了,这一轮基本没有九十年代的热潮。1996 年到 2000年的时候,只要想增加对学校的投资都谈到技术。现在,全世界对技术都抱以一种很失望的情绪。 第二,信息技术整合一般建立在两个前提下,一个是希望的前提,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新的技术能够改进我们的教学,能够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第二个前提是全球信息化。那么,我们的学生必须成为信息化人才,所以他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这时候就出现一批聪慧人就想,把它们两者结合不就叫学科整合吗?既用了信息技术提高我们教学内容,同时又学了技术本身。从我们十几年来的观察,它本身是一个很失败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进展复杂性,不是一个简单的整合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点,在这个整合里,很多学科现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是很完善的,加上信息技术之后就成了很麻烦的事情。老师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时间进行整合的。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第一次从手写改为 Word,前期投入非常大,你第一次用 Microsoft Word 肯定比你手写效率低,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效率高。但很多老师没有跨越到这个程度,所以到后来事实上没有太大的成果,况且还有其他东西没有真正改变,评估方式的问题没有改变,还有整个学科设置课堂的问题这些都是没有达到改变。最近,我们刚刚写完一本书叫《素养化铅笔》就追踪全球差不多十年来对这种一对一的每个学生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个项目的进展评估结果。我们收集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地方的案例。结果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学生人手一个笔记本电脑之后,老师不能适应这种学生掌握了新的技术之后的改变。所以这个整合从整体上来说学生信息技术也没有学好。 第三个误区,是我们对教和学的错误的理解。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早期时是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