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科技与地理常识公考对科技常识的考察,规定考生理解科技史、最新科技成果,以及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原理来解释平常生活现象。为此,本篇把科技常识分为了科技史、前沿科技和生活常识三个专题。在考点指津部分,我们列举了某些重要的科技知识,协助考生理解基本的科技常识。科技知识比较繁琐,尤其是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很受出题者重视。地理常识也是公考内容之一,我们归纳了某些地理知识,协助考生理解地理方面的内容。最终考生通过习题来演习,一定可以掌握科技与地理知识,轻松应对考试。 专题一 科技史 ■考点指津 1 我国航天史 1999 年 11 月 20 日,我国“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发射成功。 2001 年 1 月 10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 年 3 月 25 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 年 12 月 30 日,我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2005 年 10 月 12 日,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种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 年 9 月 25 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重要目的是实行中国航天员初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有关技术,同步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10 年 10 月 1 日,“嫦娥二号”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 2 颗月球探测卫星。 ,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的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行初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2 水利工程 ■ 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浇灌工程都江堰。 ■ 郑国在秦国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浇灌田地 400 万亩。 ■ 隋炀帝于 6 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增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元世祖时,为处理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胶莱运河。 ■ 20 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