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6) 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一)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掌握)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实行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最终建立和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危险源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企业中尤其要严密监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多种参数变化趋势。(参见教材 P106.) (二)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的实行 1.宏观监控的重要思绪(6 个) 1)建立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 2)明确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对于危险源的管理责任、管理规定(包括组织制度、汇报制度、监控管理制度及措施、隐患整改方案、应急措施方案等),促使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机制,保证安全。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行分级管理,针对不一样级别的企业确定规范的现场监督措施,督促企业执行有关法规,建立监控机制,并督促隐患整改。 4)建立健全新建、改建企业重大危险源申报和分级制度,使重大危险源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5)与技术中介组织配合,根据企业的行业、规模等详细状况,提供监控的管理及技术指导。 6)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进而建立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重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网络建成之后,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理解一二级危险源的状况和监察信息,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对各都市的一级危险源的监察状况进行监督 2.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 各都市应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有条件的都市可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使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状况愈加直观。 3.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 各子系统规定采集都市所辖的重大危险源信息,在各都市的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上进行危险源信息的记录、报表以及多媒体信息显示,并将危险源信息和监察企业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状况及时发送给监控总系统。 监控总系统规定上国际互联网(Internet),建立自己的网络主页(HomePage),以便子系统和其他授权顾客可以在网上访问总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