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疾病常识 据专家介绍,恙虫病是被带有立克次体的恙虫幼虫叮咬所感染的疾病。恙虫平日寄生在野生动物,特别是野鼠身上;恙虫卵孵化成为幼虫后,就爬行到茅草顶端,等待宿主。一旦有人坐卧、停留或穿越草丛时,幼虫就爬到人的身上叮咬。 恙虫病的发病潜伏期约为9~12 天,患者最初会发高烧至39℃以上,5~7 天后由躯干、四肢到脸陆续出现红疹,被叮咬处会形成特殊的无痛性结痂,并出现局部淋巴腺发炎肿大。严重者常伴有头痛、出汗、结膜充血、昏迷等症状;最后甚至会心跳衰竭、休克。不过若能及早正确诊断并治疗,恙虫病的死亡率不到1%。据说,恙虫病并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只要市民在登山、踏青或扫墓等野外活动时,尽量不要进入草丛,并穿着长袖、长裤、长靴、手套等保护性衣物,同时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驱虫剂,防止恙虫叮咬;在离开易感染地后,尽快沐浴并换洗全部衣物,就可以将危险性降低。 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民间又称为“沙虱热” ,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受啮齿类和恙螨孳生繁殖的影响,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一般自 5 月开始出现病例,以 6-9 月为高峰,但也有全年发病和冬季发病的例子。该病多发生于东南沿海各省及西南地区,广东是流行地区之一。恙虫病发病突然,体温迅速上升,达 39℃-40℃以上,伴寒战、剧烈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便秘、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咳嗽、胸痛等症状。焦痂多见于腋窝、腹股沟、会阴、外生殖器等部位。专家提醒市民,到野外露营时,应将地面及其周围杂草铲除烧掉,再撒上灭虫药物;野外郊游时,除要穿长袖衫、长裤和波鞋以外,宜扎紧袖口和裤脚,或穿长布袜,涂防虫剂于外露皮肤或衣服上,以防恙螨幼虫近身。如果穿短衣短裤凉鞋出门,则应尽量避免经过草丛草地或到其上面活动。此外,由于恙虫病主要流行于啮齿类动物中,还要尽量避免裸露皮肤与啮齿类动物(如宠物老鼠)接触。 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 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啮齿动物内能长期保存病原体且多无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恙虫病立克次体寄居于恙螨,并可经卵传代。恙螨幼虫需吸取人或动物的淋巴液或血液才能完成从幼虫到稚虫的发育过程。人若被恙螨叮咬则可感染得病。叮咬部位出现溃疡,周围红晕,上盖黑色痂皮(焦痂),为恙虫病特征表现之一。另外,本病还可有皮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脾、肺等脏器损害症状。病死率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