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开示: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这一问题,对于一个修心者来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但在日常生活中,外境是心与否,并没有什么差别。要抉择外境是心,可以按照以下的推导方式进行。 一、首先,要推翻原有的错误观点 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观点,也就是“我执”,它是一种没有根据的、盲目的执着。 这种执着,是从哪里来呢? 既不是父母教的,也不是老师传授的,但每个生命都有这种执着,它来源于“无明”。有了无明,就有了“我执”。从光明的如来藏,到现在的烦恼,是有一定过程的。这个过程,在密宗里讲得很清楚,而在显宗里就讲得不是很清楚。 总的来说,万法的本性是光明,但由于其它因素,产生了很细微的念头,这种念头本身就是执着。这就叫“法我执”。 有了这个“法我执”,也就有了“人我执”,有了我执以后,就产生了贪、嗔、痴等烦恼。有了这些烦恼,人就会去造业,造善、恶的业。有了业以后,就形成了山河大地等等外境。 外境,我们眼看得见,手摸得着,耳听得到,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但这些,只是我们凡夫人的观点和见闻。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推翻这些从无始以来沿袭下来的看法、说法和习惯,包括世间人觉得了不起的知识,都要推翻,若不推翻,将永远在轮回中流转,将永远都是凡夫。 很多现代人自鸣得意地认为,人类已经进入“很文明的时代”了。 但是,什么是文明?所谓的“文明”, 只不过是凡夫人在轮回中生存的方法而已。 这些生存方法的根源,也是从无明中产生的。佛教有各种各样的推理方法:如中观的、唯识的等等。但殊途同归,终究的目的,就是要推翻我们自己原有的错误观点。 二、建立外境的证据不可靠 首先要推翻的,就是我们眼睛所见的外境。 外境,就是我们心的显现,这是实相唯识的一部分观点。 有人会提出置疑,无论山河大地,还是房屋楼台,以及这些桌子、椅子等外境是在外面,而我们的心,却是在身体里面,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外境又怎么会是心呢? 有很多的人都会这样简单的认为:外境的颜色形状是看得见的,声音是听得见的,软硬粗细是手触摸得到的,这不是实实在在的吗? 这种逻辑,不仅仅是几个人的,而是整个人类普遍的逻辑。况且,通过粒子加速器、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还能帮助我们看见更多的我们认为实有的粒子,从而,进一步帮助我们证实“外境实有”的结论。 但我们是否想过,测量用的粒子加速器或显微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