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数量—利润分析(一)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是作为相关章节的基础,主要介绍了本量利的关系方程,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本章的基本公式,以便为相关各章打基础。 从近几年考试来说,题型来看单独出题主要是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更多的是作为相关章节的基础出综合题。 第一节 成本性态 一、几个基本概念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产量(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手写板图示 1301-01 固定成本的特点: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增加而降低 变动成本的特点: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二、成本的进一步分类及特点 成本 分类 特点 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 提供和维持生产经营所需设施、机构而支出的成本,它是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它给企业带来的是持续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能力,它是生产经营能力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根据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数额的固定成本。 变动 技术性 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称为技术变动成本。它成本 变动成本 是利用生产能力所发生的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改变的变动成本,称为酌量性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 指在初始基数的基础上随产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例13-4 P380 阶梯式成本 指成本总额随产量呈阶梯式增长的成本。也称为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 曲线成本 指成本总额随产量增长呈曲线增长的成本,包括变化率递减的曲线成本和变化率递增的曲线成本。见P382图13-8、13-9 手写板图示 1301-02 手写板图示 1301-03 手写板图示 1301-04 第二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 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 手写板图示 1301-05 (一)高低点法 1.含义:根据历史成本资料中产量最高及产量最低期成本及相应的产量分解产品成本的方法。 手写板图示 1301-06 2.计算公式 P384 例[13-7]某公司的业务量以直接人工小时为计算单位,其业务量在 7万~14万小时范围内变化。该公司维修成本的历史资料如表 13-3所示。 表 13-3 维修成本的历史资料 月份 直接人工(小时) 实际成本(元) 月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