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泵站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泵站现状 1.1、基本情况 截止 2004 年底,全国已拥有大、中、小型固定灌排泵站 50 余万座,配套机井 418万眼,各种农用水泵 593 万台,机电灌排动力保有量近 8000 万 kW,占全国农用总动力的 1/4 强。在 50 万座泵站中,登记在册并实行正规管理的有 33.5 万座,装机容量 2373.5万 kW、机井装机 2370.6 万 kW。此外还有水轮泵站 2.15 万处、水轮泵 3.5 万台、喷灌机组 30 万台。全国泵站灌排总效益面积达 5.3 亿亩。其中灌溉面积:4.68 亿亩,排涝面积 0.62 亿亩。全国大型泵站共 383 处,装机总功率达 449 万 kW。其中,承担防洪排涝的泵站有 269 处,装机总功率 222 万 kW。 几十年来,国家投入巨资沿各大流域及其它主要河流、湖泊,修建了堤防、涵闸和泵站;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兴建水库,拦洪、发电和灌溉工程;在无自流条件的易涝和干旱地区,兴建泵站除涝抗旱。随着机电灌排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型泵站的建设,在太湖、洞庭湖、东北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形成了大面积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基地,多数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在西北等干旱缺水地区还建成了一批高扬程提灌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荒滩旱塬地区的干旱、低产、贫困面貌,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大型泵站比较集中的省份,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型泵站为骨干,重点中型泵站为主体,小型泵站为补充的灌溉、排涝工程体系。 全国大型泵站数量与功率现状图 分布状况 (1)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以低扬程排涝泵站为主的地区 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等7 省。该区泵站的特点是以低扬程轴流泵排涝泵站为主。已建成的大面积泵站灌排地区有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及珠江三角洲等。 在该区内,有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银奖的江都抽水站,轴流泵单机容量亚洲最大的樊口泵站,亚洲最大口径混流泵的皂河站,我国最大口径轴流泵的淮安二站,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临洪东站。 (2)黄河中上游以高扬程多级提灌泵站为主的地区 主要包括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5 个省(区)。该区泵站的特点是以高扬程双吸式离心泵多级提灌泵站为主;发展速度快、类型较单一,单座泵站规模大;扬程一般在 100m 以上,最高可达 800 多米。 由于建站时泵型选择和地形的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