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中和目标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碳中和”意味着社会活动引起的碳排放和商业碳汇等活动产生与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实际生产生活中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即使电力行业实现了全额可再生能源,但其他行业很难做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包括可再生能源制造过程),还有其他例如水泥生产的导致碳排放等。“碳中和”的概念就是可以通过拥有等量碳汇或者国外的碳减排信用抵消自身的碳排放,使净碳排放接近零。 实现“碳中和”,从排放端必须考虑工业和电力的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但受资源、技术局限或安全、经济等因素,部分排放并不能完全避免,其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海洋等碳汇进行自然吸收,同时还需要一定量的人工碳汇,比如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等。 2060 年“碳中和”路径 “碳中和”的基本公式为:商业活动导致的碳排放=碳汇总 量+碳信用总 量。我们 需要考虑的技术不仅 仅 是节 能减排技术,同时还要考虑负 碳排放技术。根 据 麦 肯 锡 推 出 的温 室 气体 减排成 本曲 线 ,可以对各 类 减排的技术与手 段 的先 后 顺 序 进行相应 的排序 。每 个 阶 段 都 有很多 的减排途 径,这 个 顺 序 应 是综 合 考虑各 类 减排措 施 的成 本效益 与实施 难易 度 来 决 定的。可以将 “碳中和”路径大 致分为三 个 阶 段 : 阶 段 I(2020 年-2030 年)。主 要目标为碳排放达 峰 。在 2030 年达 峰 目标的基本任 务 下 ,主 要任 务 是降 低 能源消费 强 度 ,降 低 碳排放强 度 ,控 制煤 炭 消费 ,大 规 模 发 展 清 洁 能源,继 续 推 进电动汽 车 对 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倡导节能(提高工业和居民的能源使用效率)和引导消费者行为。 阶段II(2030 年-2045 年)。主要目标为快速降低碳排放。而达峰后的主要减排途径转为可再生能源为主,大面积完成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同时完成第一产业的减排改造,以CCUS 等技术为辅的过程。 在阶段III(2045 年-2060 年)。主要目标为深度脱碳,参与碳汇,完成“碳中和”目标。深度脱碳到完成“碳中和”目标期间,工业、发电端、交通和居民侧的高效、清洁利用潜力基本开发完毕,此时应当考虑碳汇技术,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等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负排放技术为主。 为何会进行如上的排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