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04-04)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4年 12月发布) 1. 范围 1.1 本要求规定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以下简称矿产远景调查)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目的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提交的成果等。 1.2 本要求是矿产远景调查的总体技术要求,也是该项工作质量监督和成果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T 17766— 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3908— 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 0001— 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DD 2000— 0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 DZ/T 0078— 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1— 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DZ/T 0070— 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 DZ/T 0011— 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 DZ/T 0151— 9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 3.1 目的任务 矿产远景调查是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前期基础工作,是为矿产预查直接提供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的区域找矿工作,起目的是解决矿产勘查后备选区紧缺问题,为政府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提高矿产可持续供给能力提供基础保障,为提高国家勘查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3.2 部署原则 在重要成矿区带选择成矿有利地段,突出战略性矿种,兼顾综合找矿,按国际分幅,采用单幅或多幅联测的方式分阶段部署。 3.3 工作程序 应遵循资料收集、野外踏勘、设计编审、野外调查、野外验收、报告编写、评审验收、资料汇交等程序。项目工作周期一般为3 年。 4. 设计编写要求 4.1 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 全面收集工作区内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各类资料,研究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编制工作程度图,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应编制矿产卡片。作为设计编写前的必要程序,应以地质 2 成矿观点为指导,按区域成矿单元处理以往化探数据,综合分析1:20 万(或1:50 万)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布范围及检查情况,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等信息圈定有利异常及重点工作区,在各省成矿预测和规划图的基础上选区,作为部署野外调查工作的依据。 4.2 野外踏勘 设计编写前,视工作区工作程度、具体工作任务和野外工作需要开展野外踏勘,从整体上对工作区地质、矿产,以及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社会经济、道路交通等情况进行概略了解,并对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