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于 2006-8-2 正式发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治疗指南(2001 年的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的修订版本)。 这次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的修订,是依据 2001~2006 年间,从 Pu bMed/MEDLINE,Cochrane 图书馆(包括 Cochrane 数据库和 Cochrane 对照试验登记)的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主,计算机主要检索项包括:心房颤动、年龄、心房重塑、室结传导、房室结、复律、分类、临床试验、并发症、隐匿传导、费用-效益、除颤器、人口统计、流行病学、试验、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人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荟萃分析、心肌梗死、药理学、手术后、妊娠、肺部疾病、生活质量、心率控制、心律控制、风险、窦性心律、症状、心动过速介导的心肌病。具体讲,新的证据主要来自:①以 AFFIM、RACE、PIAF、STAF、HOT-CAF&Eacu te;等研究为代表,确定了对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控制心室率与复律二个策略的方向,以及进一步强化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尤其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性;②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的进展。 如同2001 年版心房颤动指南,2006 年版心房颤动指南,依旧首先整体回顾关于心房颤动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病理机制和临床特征的最新的信息。对心房颤动治疗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药物控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②预防血栓;③心房颤动的复律,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④维持窦性心律;⑤七个特殊情况下心房颤动的治疗,包括:手术后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心房颤动、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妊娠期心房颤动、预激综合症心房颤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房颤动、肺疾病心房颤动。 而2001 年指南的建议为:①心房颤动的复律,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②药物治疗维持窦性心律;③药物控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④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可以看到,经过5 年时间,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有了重大的转变,指南明确把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1. 心房颤动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 与2001 年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比较,指南对心房颤动的定义和分类没有变动。心房颤动的定义为,心房活动失去协调性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除了保留房扑与心房颤动关系的描述外,指南增加了局灶性房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样可以触发心房颤动的描述,并提出P 波的形态有利于对心动过速的起源定位。 心房颤动的分类包括: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