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预习导学:积累与整合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可汗()()机杼()军贴()燕山()朔气()金柝()红妆()胡骑()傍地走()2. 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3)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4)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思考与探究1.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2.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3.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出征中的思亲心理——关山飞度,征战沙场——凯旋辞官——家人迎接——木兰改装——作用:)写)写)写写女儿情态)写写英雄气慨)写)写)写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1、诗歌诵读:①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② 学生比读,互评互读。③ 推举一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2、整体感悟:①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 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3 段)第二部分(第 4 段)第三部分(5—6 段)第四部分(第 7 段)结尾附文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人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