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抗裂防渗工法(YJGF091—2006)青建集团股份公司1前言目前国内外对地下室结构裂缝的控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是国内建筑业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技术难题。为减少或消除地下室渗漏难题,系统分析研究了地下室的裂缝及渗漏原因,并根据该成果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包括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的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抗裂防渗工法。结合设计、材料、施工技术等 3 方面,提出了防止混凝十结构地下室开裂及渗漏的综合技术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地下室结构开裂及渗漏问题,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工法在保证质量、降低造价、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2适用范围适用于超长及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工程,也可用于指导一般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工程的施工。3工艺原理在设计方面,利用后浇带、膨胀带、滑动层的原理减小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应力,控制其裂缝;在材料方面,通过掺加粉煤灰、聚丙烯纤维、外加剂等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在施工技术方面,形成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浇注等系统全面的抗裂防渗综合施工技术,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4设计及构造要求4.1 后浇带、加强带1)后浇带按作用分为 3 种:①后浇沉降带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②后浇收缩带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③后浇温度带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2)设置及构造包括:①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宽度宜为 700〜1000mm;间距应根据结构及结构约束条件确定,宜为 30〜60m。后浇带设置还应与施工段划分相结合;在间距允许的情况下,应避免在主楼设置,以利于各工序的穿插和工程进展。②后浇带可做成平缝和企口缝;后浇收缩带结构主筋可不断开,如必须断开时,主筋应焊接连接;沉降式后浇带结构主筋应断开,主筋应搭接,搭接长度$45d。后浇带部位钢筋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③底板后浇带可设计为下凹式,以减少清理难度,避免该部位渗漏。④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上,其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3)浇注时间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注时间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如设计无要求时,收缩后浇带混凝土一般在两侧混凝土浇注 42d 后方可浇注,沉降后浇带混凝土应在相邻两侧结构满足设汁允许的沉降差异后方可浇注。4)膨胀加强带①膨胀加强带分为连续和间歇式两种。连续式加强带同其两侧的混凝土一次连续浇注完成;间歇式加强带的混凝土在前一施工段混凝土浇注后,随相邻的下一施工段的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