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师能开心眼那天,我和本校英语教研组长张老师谈工作。我们谈了很长时间的课程改革,末了,她突然说一句,其实,我最喜欢做的还是班主任。她的话让我很是惊喜,这年头,如果没有外在经济刺激或行政安排,真心喜欢做班主任的老师真是不多。许多老师做班主任皆是被学校所迫,特别是年轻教师,刚工作不久,资历尚浅,只能接受学校任命。能够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维持局面,已属不错。我对她说,我记得你以前做班主任时就挺有想法,致力于为学生成长搭建各种平台。你在一篇文章中也说到,所谓班级,就是学生成长的舞台。她微笑着摇摇头,还不止于此。我着看她,等她说下去。您知道吗?我现在教学,只花30%的重心在知识的传授上。那另外70%呢?我问。另外的70%,我都在跟学生沟通。不是一般的沟通,而是那种很细微的内心深处的沟通。孩子的心灵,是一个多么丰富的世界!我们多少老师根本就不了解!有一个女生,在小学时功课全优,绝对是老师心目中的优等学生,升入中学后,竟然连续两周拒绝做作业。有谁知道她心中的苦楚?我们学校的孩子都家境富有,有房有车,吃穿不愁,可是心里的那种压抑,那种苦闷,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抗拒,我都能体会得到。我有时想,我们学校的学生负担已经算很轻了,老师已经算开明了,孩子的压力还这么大,如果是普通学校的孩子,岂不是更苦?我深受感动,赞赏她说,沟通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语言,包括手势、面部表情等身体语言,第二个层次是思想,第三个层次是心灵。你已经直达第三层次了!张老师谦虚地笑笑,我还没那么厉害。不过确实会一句话把学生说哭了,或者说笑了,而且知道他为什么哭或者笑。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欢乐与痛苦,这才是老师真正要做的。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有多少学校,多少班主任,多少科任教师是这么想的?奈何为寇?我想起近来频发的医闹事件,患者大闹医院,辱骂殴打医护人员,甚至致伤致残。医本佳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多么美好的职业,奈何为寇,落至被群殴的境地?我又想起2013年底某地一小学五年级学生跳楼自杀,留下一封遗书,写着“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可最终还是跳了下去,只因班主任一句不经意的批评。曝光之后,当事班主任处境悲凉,人神共愤,千夫所指,以至“在殡仪馆哭晕”。唉,师本佳人,奈何为寇?把医生与教师放在一起对比,是因为这两个职业实在有太多的共同点:都最受政府重视,都关乎民生,都是崇高的职业,都市场化不充分,都严重跑偏,都在不断改革,都让人民群众不满意……跑偏的原因,是目标不对。医院逐利,学校逐分。看深一层,是体制弊端,如市场充分竞争,服务质量会有根本改观。另有一层,是道德境界不够。说社会责任主旨过于宏大,但基本职业良心都不能坚守,那就是自己堕落成“寇”了。“寇”有两个含义,走投无路落草上山被围剿是为寇,横行乡里欺行霸市耍威风也是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每年那么多孩子走投无路选择极端方式的表象下,是更多孩子心灵受到压抑的普遍现实。这其中,教师即使不是罪魁祸首,也是帮凶吧。一位家长很心疼自己读初三的孩子,去找学校校长理论,说你们就不能改改吗?什么“堂堂练”,“周周爽”,“月月清”,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么落后的方法,知道孩子有多苦吗?校长什么态度?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进了这个门,你就得低下这个头。意思是,我们一向如此,你如不满,请自便,想进这所学校的人排着队呢!此种态度,与寇何异?养人先养心师本佳人,当以育人为己任。教育的秘诀在于一个养字,养什么?养“心”。养鱼先养水,养树先养根,养人先养心。我问张老师,在你眼里,我们学校教育好的地方是什么呢?她回答,有一批好的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给学生的宽容以及给学生心灵的影响。我细细体会她这句话。能举几个例子吗?我问。她说了几个名字,然后补充说,放在其他学校,这些老师可能都会被看成奇葩。我必须承认她说的是事实。其实张老师自己也颇为奇葩:作为学科教师,用30%的精力教学,70%的精力沟通,学科成绩既能有所交代,更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用她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