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调研报告 为深化了解济源基层矛盾)纠纷特点、化解成效、存在问题,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沟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济源基层矛盾纠纷的新变化、新特点 (一)宏观政策导向变化,使调解在矛盾化解中作用更加突出。一是越来越多原信访案件转向了更彻底的调解范畴。二是群众对党员干部、调解员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三是一些原来只能靠法律诉讼途径强制解决的矛盾纠纷有了依靠政策去调解的更大空间。 (二)经济社会加快速变迁,导致矛盾纠纷更加复杂化、化解的难度加大。一是矛盾纠纷的类型更加多样化、性质更加专业化。二是矛盾纠纷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三是矛盾纠纷的化解难度持续加大。 (三)矛盾纠纷的区域性差异加大、行业性特色突出,促使化解更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山区镇矛盾纠纷的高发期多集中在农忙时节、上级检查等人员相对集中的时段。平原镇以劳资纠纷,宅基地纠纷,邻里纠纷等为主,矛盾纠纷的突发性、随时性、群体性特征明显。街道办事处矛盾专业性、行业性特征更为明显。 二、济源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亮点经验 (一)“三调联动”,让三种类型的调解实现了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探究建立了“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能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把法、理、情有机融合优势,有效破解了矛盾化解过程中“法律约束刚性但没有弹性空间”“政策侧重利益平衡但缺乏硬约束”的不足,将三者有机结合成一个常态化实体、固定化平台、专业化团队。 (二)“警调对接”,让更多矛盾纠纷在发生现场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整合社区民警、社区辅警等村居警务力量,将全市 232名社区民警纳入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兼职调解员队伍进行管理,同等享受案宗补贴待遇,提升了基层民警参加矛盾纠纷化解的积极性。一年来,共化解矛盾纠纷 4000 余起,今年前 8 个月警调对接化解矛盾纠纷占总量的 46.2%,成功率达 100%。 (三)“诉调对接”,有效缓解了司法诉讼的压力。探究建立了人民调解参加诉前调解的工作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一年来,共参加诉前纠纷调解 3000 余件,同期民事诉讼立案数量下降达 9%,有效缓解了司法诉讼压力。 (四)“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的组建,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中“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干”。组建了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物业纠纷、环境保护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等 12 个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