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知识点 3导读:好学教育建筑频道以最新的考试大纲为根据,为您精选安全工程师考试热点,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知识点 3,供广大学员复习备考。最终祝大家顺利通过安全工程师考试!!! 蝴蝶效应的安全启示 气象学家洛伦兹曾提出一种“蝴蝶效应”的重要理论,大意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也许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对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看似荒唐和极端的理论,却阐明事物发展对初始条件具有极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成果的极大差异。 因此,安全生产要从防微杜渐开始,“防”在细微之处,“杜”在行动之中。我们应当从重视细节做起,从源头消除偏差,防止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把不安全原因消除于萌芽之中。 这就是蝴蝶效应给安全生产的启示,他告诉我们细节的重要性。 制度、管理和安全 企业要做到安全生产,重要靠制度和管理。 首先,安全制度是最重要的。这毫无疑问。有了制度才有参照,才有执行的根据,否则,一切无从谈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工作中较易出现的违规行为,制订出对应的制约制度十分必要,并且越细越好。 另一方面,现场管理是重要一环。制度形成了,关键在执行。有道是“赢在执行”,有了好的制度,执行不好,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要把制度执行下去,就要靠现场管理。 这两点,勿庸自疑。 然而,有了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执行到位的现场管理,就能使员工不违规操作了吗? 让我们先来聆听一下一位现场管理者的声音:惩罚从轻从宽,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从重从严,将会激起人的逆反心理,还也许因此生发出其他问题。 再来看看一位网友的感言:“一次在甲板上干活,天气很闷很热,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真想把头发都剃光了,别说戴着安全帽了。干了一会,心想:把安全帽脱了吧,总不会那么巧就碰着头了吧,总不会那么巧被管理员抓到了吧。一边为自己找脱安全帽的理由一边就把帽子给脱了。不一会工夫我就把没戴安全帽这事给忘了,当我猛一昂首,后脑勺重重地碰在了舱口围上,疼得我在甲板上直打滚,碰处立马就起了个大血包。当时我就是想不通,怎么就那么巧呢?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真的就发生在我身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