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助人为乐先进个人事迹三篇 【篇一】 **,女,汉族,出生于 1926 年 11 月,今年 93 岁,建国前老党员、老红军,**县**街道办**社区居民。 **多次参加抗震救灾捐款活动,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群众、留守儿童多次捐款捐物,物资折合人民币近万元。老人说“我现在老了,什么都做不了,但是党和政府还给我发工资,养着我,我不能忘了恩情……”而老人平日里连 5 元的出租车都舍不得坐。**年12 月 11 日下午,老人在**县**街道办会议室,向贫困户捐款 2000元老人还拉住贫困户的手说:”人要勤快,多劳动,不怕吃亏,现在社会这么好,只要自己打起精神,挺起腰板好好干,光景肯定能过好!” **的丈夫去世前在**县外贸公司当经理,现在公司已经倒闭了。但是**一直坚持义务清扫院落的工作。每天早起,步行 3、4 公里,到外贸公司院内,从清扫楼道、院落,到在院子种上各种花草,在大门两边插上国旗,逢年过节,更是自己掏钱挂灯笼、贴对联,“这是丈夫曾经工作过的单位,更是国家的院子,不能让它脏乱了,被人笑话!”就是这么简单的想法,支撑着她坚持了 20 多年…… 她曾先后获得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西北纪念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勋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章;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共和国创立者纪念章;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纪念章。 93 岁的扶贫“干部” **,**县**街道办**社区居民,今年 93 岁,建国前老党员、老红军。 **年 12 月一个天寒地冻的下午,一位老人来到**县**街道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埋头工作的工作人员看到一位颤颤巍巍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办公室时,急忙迎了出来,扶老人坐下。以为老人是遇到困难,希望社区帮助解决的工作人员,给老人倒了杯热茶,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时,却被老人说出的来意惊住了,“我要给贫困户捐款。”老人坚定地说。这位老人就是现年 93 岁的老党员、老红军——**。 **祖籍**县,15 岁被继母卖给一户地主家做童养媳,“白天纺线、晚上推磨,吃不饱,穿不暖,还常常遭人打骂……”后来她偷偷跑出来,到**参加了革命,给时任中央民政部长张邦英当过勤务兵,也参军到前线护理过伤病员。1948 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不管生活再困难,她从没落下过一分钱的党费。尽管最早时每月党费只有 5 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