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海洋生物 [南极冰架崩裂处发现19种新海洋生物等] 南极冰架崩裂处发现 19 种新海洋生物等 由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学家所组成的南极调查小组宣布,在因气温上升导致倒塌的南极拉森冰架下方的海域,发现了 19 种新海洋生物,专家忧虑地球温室效应可能带给南极周边海洋生态重大的影响。 新发现的一些动物显示出惊人的适应寒冷的能力,其中包括一种冰鱼,已经进化到可以在没有红血球细胞的情况下生存。另外还有一种“长腿”海星,比一般海星的腿长 4 倍,它们和冰鱼生活在一起。科学家还观察到成群的海参,也在朝同一个方向移动。 科学家在声明中说,在他们采集的数百个物种中,有 15 种外型类似虾可能是片脚类新物种,4 种可能为新的刺细胞动物。 讨论人员表示,拉森冰架大规模消逝不过 5-12 年,但原本在深海才可找到的冰鱼、长脚海星等生物已游上浅层海域,显示冰架崩裂带给南极生态的影响已超乎想象,温室效应假如进一步恶化,冰架崩裂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也将给南极周边的海洋生态带来更严重的打击。 恐龙化石中发现“外星人”头盖骨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竟然发现了一个可能是“外星人”的头盖骨。当时,出土了一个 1.1亿年前的大型长颈龙的化石,据推断这只长颈龙有 18 米高。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它的腹部竟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头盖骨。 这个头盖骨的形状与人类十分相似,不过相当小,而且头顶部也比人类的往外突出了许多,眼窝呈杏仁状。 这个头盖骨被送到了德比特・波斯比博士的讨论所里以供调查讨论。目前,科学家认为这个头盖骨的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个个子比人类小却拥有足以与现代人匹敌的高智能生物。 纳斯卡荒原图案之谜 在秘鲁西南沿海伊卡省的东南隅,有一座名叫“纳斯卡”的小镇。小镇边上有一片叫作“纳斯卡荒原”的广袤荒原。 上世纪中叶,一支考古队来到纳斯卡荒原进行考察。他们在寻找水源时,意外地发现荒原上有许多“沟槽”。“沟槽”深度为 0.9 米,宽度有的只有 15 厘米,有的达到 20 米。当时他们弄不清楚这“沟槽”是怎么回事,称这是“一个不知为何建造的巨大而玄妙的工程”。之后,考古学家从高空俯瞰,才发现这些“沟槽”是组成许多巨大图案的线条。 这些巨大图案内容丰富:有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螺旋形之类的几何图案;有类似现在的飞机场跑道和标志线的图案;有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图案;也有人形的图案,其中一个有一个头和两只手,且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