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新世南极长城站无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对比研究

全新世南极长城站无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对比研究_第1页
1/9
全新世南极长城站无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对比研究_第2页
2/9
全新世南极长城站无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对比研究_第3页
3/9
全新世南极长城站无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对比讨论课题性质:课题着重讨论南极长城站周边无冰区海鸟、海兽生态的历史纪录和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课题重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新世南极南海典型岛屿对全球变化的生态响应与对比(负责人:孙立广 专家;批准号:407301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极半岛紫外辐射(UVR )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及生态效应》(负责人:刘晓东博士;批准号:40876096)。考察区域:南极长城站所在队次:中国第 26 次南极科学考察申报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讨论室;中国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极地办极地生态地质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孙立广专家现场执行人:姜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类型:度夏1.课题的历史背景、目的和意义人类对南极的结识只有两百数年的历史,对南极湖泊的调查始于第四纪时期,南极冰盖曾多次扩展和收缩,最新的一次较大的扩展和退缩过程显然是与全球范围的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的冰川扩展及全新世气候转暖,冰川退缩相相应。环南极非冰川覆盖区是随着气候转暖,冰川后退而出现的,其间发育的湖泊堆积地层有也许完整地记录着全新世以来的冰川进退和环境演变过程。企鹅、海豹等海洋生物在极地无冰区活动的历史与冰盖进退、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海洋生产力的大小存在着响应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结识全球变化的生态响应,并为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在过去的几年,孙立广专家负责的课题组围绕生态环境的全球变化区域响应这一核心问题,以南极地区湖泊沉积物为过去环境信息记录载体,应用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沉积学、冰川学、构造地质学和古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方法、数理记录方法和现代技术方法等,反演了全新世南北极自然环境变化、海鸟和海豹等海洋生物的生态演变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取得了有特色的讨论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极地无冰区生态地质学的形成和进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其生态环境演化对全球变化地响应,完善极地无冰区生态地质学这个全新讨论领域的理论体系,就需要对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进行多方向的重点考察和讨论。近 30 年来,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到达地表的紫外辐射增强以及南极臭氧空洞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些现象的进一步进展到底会对人类的存在导致什么样的影响。可是有限的观测资料限制了我们的发挥,为了更好的预测未来地球表面紫外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新世南极长城站无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对比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