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听讲座《从高效课堂走向智慧课堂》心得体会倾听周志教授的讲座《从高效课堂走向智慧课堂》后,感触颇深。周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行云流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人增长见识。培训伊始,周志教授首先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呢?当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中所想的好课就是活跃的气氛、流畅的教学流程、精致的课件、教学目标完成。结果周志教授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只要学生思维是活的、灵动的就是一节好课。 他以自身上课的处理方式,结合他听课的感受,以及如何培育女儿为例……博得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我有几点成长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三归还” (1)尽量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教练,要善于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究、去争论、去总结,在学习体验中提升与进展。 (2)把课堂质疑问难的权力还给学生。课堂上激励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质疑问难,想方设法推动学生质疑问难,科学地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 (3)把探究性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鼓舞学生勇于探究问题,提倡用合作探究性的方法层层递进解决问题,激发灵感,催生灵性,提升综合能力。 二、“四不讲” (1)不讲学生就能自己学会的,坚决不讲; (2)学生自己能讲明白的,坚决不讲; (3)能用学生的动手实践代替老师口头讲的,坚决不讲; (4)能采纳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 三、“十解读”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构建魅力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生成的、民主的、人文的、合作的、探究的、沟通的、高效的,特别提倡体验和幸福;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 (3)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以每组 4 人为宜,一般不超过 6 人,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具体,要以适合开展合作、沟通安排座位; (4)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中老师讲授不超过 15 分钟,讲授的内容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5)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时随地质疑、表达和展示; (6)老师备课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学生情况,分类制定学习目标,精心预设学生的学习方式; (7)老师要充分尊重课堂的生成,适时、合理调控课堂,关注学生的参加度,学生参加比例要达到 90%以上;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8)以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原则,开展及时、多元的评价,注意评价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