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地下热水特性与地质研讨 :王朝平龚巍峥许卫国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一般而言,热储温度越高,“氧漂移”越显著。在图 1 上,可看出本区地热水没有显著的“氧漂移”现象,说明本区地下热储温度属中低温范围,即热储温度<150℃,这与采纳钾、镁温标计算的深部热储层源温度为 85℃~98℃基本全都,也说明白本区地下热水属深循环增温型的低焙地热资源。 热水年龄 放射性同位素不受温度、压力或化学组分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以肯定的速率衰变。每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个常数,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测定地下水的年龄,即水在含水层中的平均贮留时间。 氚(3H 或 T)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 12.26 年,其计量单位是 T.U。据法国 J.ch.Fontes 分析讨论,水中的氚(T)在 0~5T.U 之间,说明 1953 年年热核爆炸产生以前形成的“古水”成份占优势;5~40T.U 表示水由新近入渗水和“古水”混合组成;大于40T.U 的水以新近水渗水为主组成。实践说明这种阅历估算法有肯定有用价值。本次实测的地下热水的氚浓度为 12.20~24.73T.U第 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之间,说明热水为 1953 年以后入渗补给的水,水交替条件较好、补给距离不远,补给量相对充分。 氚法测龄是在测定地热水中氚含量(浓度)的基础上,以下式来估量地下热水的年龄。t=1.443Tln(A0/A)(2)式中:t 为地下热水的年龄,年;T 为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年;A0 为放射性同位素初始 浓 度 , T . U( 氚 );A 为 实 测 的 地 下 热 水 放 射 性 同 位 素 浓 度 ,T.U(T);氚法测龄最大测龄年限为 60 年。本区地下热水氚浓度为12.40~24.73T.U,说明地下热水形成于 1950 年以后,故可用上式利用氚法计算地下热水年龄。依表 1 中实测氚值,计算的地下热水年龄列于表 2 中。其中氚的初始浓度 A0 为 100%,半衰期 T 为12.26 年。 大理岩热储层补给运移条件分析 讨论区内隐伏于新生界盖层之下的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大理岩热储在北西西 20km 左右镇平杏花山一带出露,并呈 200km 长的条带状向西入陕西境内,自东向西地貌类型由岩溶低山丘陵过渡为中低山、中高山。镇平柳泉铺温泉及柳泉两个岩溶水泉点距本区20km,其中柳泉铺温泉出露于朱阳关—夏馆—大河断裂旁侧,水温21.5℃。 分析表 1、表 2 可知,区域上,自西向东,岩溶水 δ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