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培育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总结所谓习惯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习惯培育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育。”因为就人的学习来说,不仅是智力活动,而且还和非智力因素有关。诸如求知欲、学习意志和学习习惯等。所以,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有更重要的意义。而幼儿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但此时习惯培育对于孩子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孩子的天性相悖: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坚持性;而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一种律己和坚持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中班的孩子,这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习惯养成最需坚持,可中班的孩子坚持性相对来说较差;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非常枯燥和艰苦的过程,而中班的孩子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东西。怎样才能让习惯的培育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接受又乐于接受而且有效果而让孩子自觉地融入带习惯养成中来呢? 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纳让孩子赶兴趣的方式。一、 妙用动画人物。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好。天线宝宝、奥特曼、大头儿子、孙悟空等等总是孩子们的最爱。可别看这些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所以,我总是以这些童话人物的口吻来要求孩子,“上课了,天线宝宝请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头儿子说小朋友要开动小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听着这些以动画人物口吻说出的话,孩子们总觉得特别的亲切,效果自然好的多,当然也有利与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老师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常用的方式往往是“任务驱动式”,即老师往往要求孩子“要——”“不要——”,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孩子临时做到了老师的要求,但很快就忘了,老师再要求,孩子又忘。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老师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孩子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事半功倍。因为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他们不能自觉地去遵守这些要求。因此,在对孩子习惯培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做,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曾经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玩积木时总喜爱弄出很大的声音,非常地吵闹。要求他们宁静一点,可往往只能保持一会儿,很快又肆无忌惮地吵闹起来。于...